远在江苏打工的爸爸看到这一幕,心都要碎了。他说,「心里一下午都难受得很,恨不得马上回家……」 孩子平时由奶奶照顾,夫妻俩在外打工,因为想孩子,就在院子里装上了摄像头。中午有空的时候,就用摄像头和孩子说会儿话。
更加揪心的是,奶奶出门前刚拖了地,地面湿滑,孩子边哭边摔倒在地,爬起来后又再一次摔倒,这样反反复复气模新闻,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……
我们总以为,在外打拼,拼尽了全力,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了。其实这么小的孩子最需要的,就只是父母的一个拥抱啊。
对他们来说,再没有什么比爸爸妈妈的怀抱来得更重要了。他们把爸爸妈妈当做一个安全基地,当有安全需求时,就会返回看护人身边,寻求他们的保护。 有不少心理学家、育儿专家都曾经告诉我们,在孩子3岁前,他想要多少爱,就给他多少爱;他想要多少抱抱,就给他多少抱抱。 美国精神学临床教授阿兰斯格尔也说过,1-2岁是孩子出现黏人行为最明显的阶段。
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忙,常常顾不上陪伴女儿。可是每次只要她一回家,女儿都会扑上来,给她一个满怀的拥抱,再忙不迭地帮她拿拖鞋。 有一回,她连饭都顾不上吃,就一头扎进了房间忙工作。女儿一会过去敲敲门,问妈妈肚子饿不饿,一会想要给妈妈倒杯水,来来回回好几趟,打扰到她工作了。 等她忙完了工作,才发现女儿已经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睡着了,脸上还挂着泪痕。那么长的时间里,女儿真的一句话都没有再打扰过她。
他们之所以到处找妈妈,找不到时就懂事得让人心疼,找到了又委屈得哭闹,都是因为在这个阶段,妈妈就是他们全部的依赖。
这样幸福的画面气模新闻,还有太多。随便观察一个两三岁的孩子,看他奔向爸爸妈妈的那一刻,就觉得人间真的好暖。 如果可以,多抱抱那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吧,让他可以和别的孩子一样,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撒娇,哭一哭,闹一闹。 |